当前位置:
首页
>
媒体
>
行业资讯
媒体
行业资讯
美的集团:被低估的“港股十巨头”,AI与全球化如何重塑家电巨头价值?
2025.08.07


近期, “港股十巨头”概念横空出世,与“美股七巨头”遥相呼应。


高盛在《中国民营企业的回归》报告中,将腾讯、阿里、小米、比亚迪、美团、网易、美的、恒瑞医药、携程和安踏体育列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。


作为榜单中唯一的家电企业, 美的集团正以一场静默的科技革命,悄然打破传统家电企业的估值天花板。



股价与基本面

短期背离下的价值洼地



高光上市:


2024年9月,美的H股以54.8港元发行价登陆港交所,募资超350亿港元,首月股价一度冲高至96.73港元,较发行价飙升76.5%,获花旗“买入”评级。


估值落差:


截至2025年6月25日,美的港股报收76.75港元/股,市值5892亿港元,对应市盈率13倍,显著低于“十巨头”16倍的平均估值。这或许反映了市场对传统家电增长惯性的疑虑,却可能忽略了美的深刻的转型与澎湃的新动能。



业绩引擎

双轮驱动,动能强劲



最新公布的2025年一季报,为美的的成长性提供了有力注脚:


营收1284亿元,同比增长20.6%;


净利润124.2亿元,同比大增38%。


支撑这一高增长的,是美的前瞻性的“智能家居(ToC)+商业与工业解决方案(ToB)”双轮驱动战略。



ToC

智能家居的AI进化论



智能引领:


在竞争激烈的红海中,美的依托强大的品牌力与丰富的产品线,持续巩固地位。其搭载先进AI智能控制技术的空调等产品,精准命中消费者对舒适、节能、智能的核心需求。


数据为王:


奥维云网数据显示(截至2025年6月22日年累计),美的空调线上销售额占比超25%,线下占比约30%,稳居行业第一。


高端破局:


通过COLMO、东芝等高端品牌,美的深度布局消费升级,满足品质生活追求。2025年一季度,其海外电商销售更是同比激增超50%,全球化与高端化并进。



ToB

工业科技与AI赋能的未来基石



这才是美的估值重塑的关键!


2024年,美的B端业务收入历史性突破千亿,占总营收25.6%。2025年一季度,新引擎火力全开:


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收入111亿元,飙升45%;

楼宇科技收入99亿元,增长20%;

机器人与自动化板块实现9%正增长。


AI与科技,是驱动ToB狂奔的核心燃料:


新能源战场:


“AI+储能+热泵”三维驱动: 美的发布能源管理战略,深度融合AI技术,优化储能系统效率、提升热泵智能控制水平,展现出在万亿新能源赛道卡位顶尖玩家的野心与实力。


智能楼宇:


AI驱动的绿色革命: 美的已为全球超过10万座建筑提供智能化、绿色化解决方案。AI算法在能耗优化、设备预测性维护、空间智能管理中扮演核心角色,持续提升客户价值。


机器人与自动化:


库卡的AI硬实力: 旗下库卡(KUKA)不断推出融合AI视觉识别、自主路径规划等尖端技术的新产品,巩固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制高点,为智能制造提供核心装备。


全球化:穿越周期的成长护城河


规模显现:


2024年海外营收高达1690.34亿元,占总营收超40%。自主品牌(OBM)业务占智能家居海外收入比重已达43%,品牌溢价能力凸显。


战略纵深:


坚持“研产销一体化”与深度本土化,构建强大的全球网络。面对外部不确定性(如美国关税),通过灵活的境外生产布局有效规避风险,彰显战略韧性。


广阔天地:


长江证券测算,当全球家电市场步入成熟期(由更新需求主导),美的白电产品的全球长期稳态年销量较2024年有翻倍以上空间,外销是核心驱动力。
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