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首页
>
媒体
>
行业资讯
媒体
行业资讯
特朗普关税大棒挥向越南,美的、海尔、海信的“B计划”浮出水面
2025.08.07


7月2日, 特朗普在社交平台投下一枚重磅炸弹——美越达成新贸易协议 。看似对越南“松绑”(关税从46%降至20%),实则暗藏杀机: 针对第三国转运商品征收40%关税的“转运条款”,剑指在越中国企业的“绕道”出口模式。



“越南制造”背后的中国身影面临重创



在越南出口美国的商品中,大量依赖中国企业提供的原料、零部件,或直接更换标签化身“越南制造”。


这一模式,曾是规避美国对华高额关税的“黄金通道”。 如今,协议草案要求越南接受美国海关数据监控、执行更严苛的“实质性转型”标准 、允许美方突击验厂,无疑将直接封堵这条路径。


对在越布局的中国企业而言,20%关税尚可承受,40%的惩罚性关税则是“灭顶之灾”。


残酷选择摆在面前:要么承担巨额关税濒临倒闭,要么彻底重构供应链,将核心生产环节真正转移至越南。


产业链的重构需耗费巨资与时间,其颠覆性影响已引发行业剧震。



机器人竞赛

巨头开辟第二战场



当传统赛道遭遇政策寒流,中国家电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空——机器人领域,一场静悄悄的“机器人竞赛”已然白热化。


海尔:

成立机器人事业部,布局工业与服务机器人;战略投资新时达深化合作;联合设立百亿级机器人基金;签约星动纪元打造家庭服务机器人方案;牵头组建山东省服务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,动作密集且深入。


海信:

董事长贾少谦力推AI战略,加码机器人产业。2024年拿下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筹建资质,参与国家白皮书编撰,获批重点项目,并在杭州成立海信星海科技,决心可见一斑。


美的:

自研人形机器人“美罗”已在工厂执行巡检任务。2024年计划推进全人形及类人形机器人迭代,深化“家电机器人化”战略,将机器人及AI技术深度融入家电产品。


家电巨头“抢滩”机器人源于其巨大的想象空间:


据预测,2024-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。 家庭服务机器人被视为“新型家电”,是家电产业链的自然延伸。 在传统家电触及增长天花板的当下,机器人成为巨头们破局的关键筹码。


凭借制造、渠道与品牌优势,家电企业有望在未来3-10年将家用机器人送入寻常百姓家。




AI赋能

空调市场的盛夏攻势




视线转回当下火热的空调市场。今夏空调销售持续火爆,政策红利(国家补贴、以旧换新)驱动价格下探,美的、格力等品牌主力1.5匹机型价格下探至2000元内,小米更杀入千元区间。厂商与卖场通过优惠券、红包提前预热,“618”热销后,预计七八月数据将再攀高峰。 6月国内家用空调排产同比大增17%,内销排产激增35.4%。


“AI+空调”成为今夏最亮眼的趋势与卖点:


多个品牌竞相布局AI空调,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精准节能,显著降低用户用电成本。


海信主推产品凭借“增氧新风、AI倍省电、速冷热”三大卖点热销。安装服务也持续优化,各大品牌普遍承诺24小时上门,并可协调货、师同到,完善的高温补贴政策保障服务响应。




结语




美越贸易协议的“转运条款”,是一记警钟,宣告依赖政策套利的旧模式难以为继。


中国家电巨头以机器人产业为矛、以AI赋能为盾的双线突围,展现了主动求变的魄力。


这场由外部压力倒逼、内生创新驱动的深刻变革,不仅关乎单个企业的生存,更将重塑全球家电与智能科技产业的未来版图。


关税大棒高悬,却挡不住科技革命浪潮。中国家电巨头的破局之路证明——唯有掌握核心科技,才能无惧贸易变局,真正立于不败之地。


来源: ACE综合整理
本文 仅代表个人观点,未经授权,任何人不得以任 何方式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 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且未核实版权归属,不作为商业用途,如有侵犯,请作者与我们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