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首页
>
媒体
>
行业资讯
媒体
行业资讯
重磅新政发布!淘汰62.8万吨有害物质,家电、汽车行业低碳转型加速洗牌
2025.05.13

近日,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《中国履行〈蒙特利尔议定书〉国家方案(2025-2030年)》,不仅为家电、汽车等行业的低碳转型划定了路线图,更隐含着一条“智能主线”——人工智能(AI)技术正悄然成为这场绿色革命的核心驱动力。


从智能家电的能效优化,到汽车热管理的算法革命,再到替代材料的AI筛选,科技与环保的深度融合,正在重塑产业未来。







AI+家电:从“节能标签”到“智慧大脑”




中国家电行业在环保替代技术上的领先地位,正因AI的加入而进一步巩固。以R290空调为例,其环保性虽强,但易燃风险一度制约普及。


如今,AI技术通过实时监测环境温度、压力数据,动态调整制冷剂流量,将安全风险降低60%以上


美的推出的“AI恒温算法”,还能学习用户生活习惯,自动匹配最佳运行模式,使能耗再降15%。


更颠覆性的变革发生在生产线。格力利用AI视觉检测系统,对制冷剂充注环节实现微克级精度控制,既减少原料浪费,又避免过量排放。


王雷指出:“未来,家电的‘环保性’不仅是制冷剂的选择,更是AI驱动的全生命周期碳管理。”






汽车行业:AI重构热管理,破解HFCs困局




《国家方案》对汽车制冷剂的严苛限制,倒逼车企寻找“更聪明的解决方案”


蔚来汽车研发的“AI热管理云平台”,通过车联网实时收集百万辆车的运行数据,训练出动态热负荷预测模型。在冬季,该系统可使热泵能效提升20%,减少对高GWP制冷剂的依赖。


比亚迪则另辟蹊径,将强化学习算法应用于二氧化碳制冷剂循环系统。通过模拟数万种路况和气候条件,AI自动优化压缩机工作逻辑,使系统效率逼近理论极限。


陈士华预测:“2025年后,搭载AI热管理的新能源车,制冷剂用量将减少30%,这是纯机械时代无法想象的突破。”






智慧监管:区块链+AI构建履约“天网”




生态环境部的全流程管理体系,因技术的加持而更具威慑力。


目前,浙江试点“ODS(消耗臭氧层物质)智能监管平台”,通过区块链记录每公斤制冷剂的产销数据,AI算法实时比对企业申报量与电网、物流信息,异常检出率提升90%。


在进出口环节,海关总署部署的AI质检机器人,可快速识别伪装成普通化工品的HFCs,2023年已拦截非法走私案件37起。这种“数字铁壁”,让履约监管从“人海战术”迈入“智能时代”。






未来图景:AI如何改写绿色转型规则?




预测性减排:AI通过分析宏观经济、气候数据,提前预判行业减排瓶颈,动态调整政策工具箱;


碳资产金融化:基于AI的碳足迹认证系统,使每台空调、每辆车的减排量转化为可交易的数字资产;


虚拟实验室元宇宙技术搭建的协同研发平台,全球科学家可“沉浸式”测试替代技术方案。





结语:当绿色革命遇上智慧觉醒




《国家方案》的深层价值,在于点燃了“AI for Green”的创新引擎。在这场转型中,AI不仅是工具,更是重构产业逻辑的“新物种”。


它让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过程,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创变;让中国企业从“环保追随者”蜕变为“技术规则制定者”。


或许不久的将来,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:一台通过AI自学习的冰箱,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,悄然完成制冷剂消耗量的动态优化;一辆自动驾驶电动车,在行驶中自主选择最低碳的热管理模式。这些看似微小的智能决策,终将汇成中国绿色转型的星辰大海。


当算法开始思考地球的未来,人类便多了一份守护蓝天的底气。


来源:中国家电网,ACE综合整理
本文  仅代表个人观点,未经授权,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且未核实版权归属,不作为商业用途,如有侵犯,请作者与我们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