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首页
>
媒体
>
行业资讯
媒体
行业资讯
备受瞩目的雷鸟AR眼镜
2022.01.19

作为一个科技爱好者,如果你想看到最新奇的科技潮品、最时尚的可穿戴技术、抑或者是最脑洞大开的电子设备,你的最佳选项,毫无疑问是每年1月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全球消费电子展。


在这个被戏称为“科技春晚”的展会上,汇聚了最顶尖的AR/VR、人工智能、消费电子产品,为全球科技产业全年风向指引道路。


CES全场C位,是一款中国AR眼镜


受疫情影响,去年的CES采用了线上展会,今年恢复了实体展馆,热度也随之回升。

 

近年来,随着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智造”的不断转型,中国企业在CES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

 

2018年,参展CES的中国企业创纪录地超过了1500家,占据了总参展商的三分之一。但受海外疫情影响,今年这一数字仅为约150家,与之相伴而生的则是中国媒体对CES现场报道的大量缺席。

 

然而,数量减少并不代表影响力减弱,不在“江湖”也并不代表没有“传说”。今年备受海外媒体关注的科技产品,居然也还是来自一家中国公司——雷鸟创新

 

来自雷鸟创新的AR眼镜LEINIAO AR,国内版本为雷鸟智能眼镜先锋版,成为了华尔街日报、华盛顿邮报等众多海外媒体追捧的宠儿。


时尚的造型、轻薄的佩戴感、令人惊艳的双目全彩MicroLED……从海外媒体的报道体验中可以看到,这款AR眼镜几乎颠覆了他们对AR眼镜“笨拙、厚重、成像效果差”的既有印象,更像是从科幻电影里走出来的产品。


有媒体甚至直呼:“这就是科技公司们一直向我们承诺,却一直没有做出来的产品!”


LEINIAO AR的重量在60克左右,比普通墨镜的重量稍重,戴在头上非常轻便。

 

但是,轻便不代表着牺牲显示成像。作为业内首款双目全彩MicroLED全息光波导AR眼镜,LEINIAO AR首创了全彩微显示引擎技术,率先实现了双目画面全彩高亮显示。


在现场的观众中,不少CES媒体“老炮”们也被它令人惊艳的双目全彩效果所折服。


其实,AR眼镜可以算是CES的常客了。早在谷歌眼镜风靡全球的时代,CES上就随处可见它的身影。


此前的AR眼镜大多更近似于“AR头盔”,不仅佩戴笨重,而且成像效果暗淡、色彩单一、图像模糊。


而雷鸟的这款AR眼镜之所以能让CES媒体“老炮”们兴奋不已,则因为它突破了困扰AR行业许久的两大技术瓶颈——“全彩MicroLED”与“全息光波导”。


MicroLED属于屏幕显示技术,它是LED的阵列的高密度集成,像素点自发光、色域广、亮度高、体积小,图像更加鲜艳明亮,体验更好。


MicroLED是被微软、MagicLeap、甚至Facebook(Meta)、苹果等业内玩家所共同认可的技术路径。但其量产的技术难度,也是业内公认最高的。


最难攻克的一点在于“双目全彩”


其实除了雷鸟创新之外,目前不少国内手机厂商的AR眼镜也选择了MicroLED技术,但是它们大多还停留在单目、单色上,即两片眼镜中只能看到一种颜色的图像(大多是绿色),用户只能进行简单的信息呈现,体验更近似于非智能机时代的手机屏幕。


这是因为MicroLED需要红、绿、蓝三种不同颜色的像素晶粒来进行颜色显示,制造时需要分三次进行转移,而且红色晶粒发光亮度极低,仅有另外两色的十分之一。


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厂商为了绕开这些问题,选择了单色MicroLED显示。


然而,雷鸟创新却早已点亮了“全彩MicroLED”的技能树。


与单色AR相比,雷鸟的双目全彩MicroLED方案能够提供类似智能手机的升级体验。戴上AR眼镜,用户不仅能够获得更加舒适的体验,还能看到鲜亮、锐利、效果极佳的全彩图像。

 

此外,除了双目全彩MicroLED,雷鸟在“光波导”技术上的突破也是LEINIAO AR能够抢得CES全场“C位”的重要原因。

 

MicroLED属于屏幕显示技术,光波导则属于光线传输技术,它让光线在波导中来回折射,最终将光传输到眼睛前方,在佩戴者眼前呈现图像。

 

与其他技术方案相比,光波导体积小、重量轻,是目前唯一能让AR眼镜重量实现60克左右的方案,而不是此前的厚重笨拙、动则一两斤的“AR头盔”。

 

然而,跟MicroLED一样,它也是AR产业所共同面临的技术瓶颈。

 

消费电子展光波导的成像效果虽然好,但是,光线在波导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极大,最后呈现在佩戴者眼前的图像亮度只有不到五分之一,这就意味着使用这项技术的AR眼镜光机光源需要极高的亮度,造成体积、功耗的冲突。


LEINIAO AR是此前雷鸟在国内发布的雷鸟智能眼镜先锋版的海外版本。

 

在有关雷鸟智能眼镜先锋版的采访中,雷鸟创新CEO李宏伟说,为了攻克MicroLED与光波导技术这两座技术大山,雷鸟团队花了整整三年时间,联合了一流的显示光学专家进行合作,终于实现了自研光波耦合分析和优化算法的极大突破。

 

比如,雷鸟没有采用微软等业内玩家使用的多层波导技术的妥协方案,而是在单层光栅的基础上,使用了高折射率玻璃晶圆,再配合雷鸟自研的光波耦合分析算法,让此前困扰行业已久的大角度光线也能进行波导传输,解决了衍射波导方案的视场角问题,极大地突破了光波导工艺的技术瓶颈。


除了LEINIAO AR外,雷鸟在本届CES上还展示了一款消费级的XR眼镜——NXTWEAR AIR

 

这是一款轻薄时尚的XR眼镜,整体设计感十足,不仅采用了全黑造型,外形更“酷”,而且相较于前代产品重量更轻,佩戴更舒适。


NXTWEAR AIR是上一版NXTWEAR G智能眼镜的升级版,它的重量减轻了30%,从130克降至75克,双眼1080P的MicroLED显示屏,采用偏振BirdBath光学技术,内置立体声扬声器,显示效果大约是在4米外观看140英寸的大屏幕。


与LEINIAO AR一样,NXTWEAR AIR不仅同样获得了海外媒体的高度关注,更是一举斩获美国国际数据集团(IDG)所颁发的“最具创新产品奖”。

 

上一代NXTWEAR G已经在韩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、美国等国家开售,而NXTWEAR AIR也计划在2022年Q1全球上市,国内将以雷鸟品牌发售。


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长年陷入饱和,下一代移动计算平台是什么,所有人都在寻找。


从目前而言,AR是最被行业看好的方向之一。


近两年来,曾经沉寂的增强现实市场再度迎来一轮新的爆发式增长,这其中又以潜力最大、应用场景最广泛、最贴近日常生活的AR眼镜为首。


在光波导、MicroLED、人工智能、元宇宙等技术发展的推动下,AR眼镜已经越来越像科幻电影里的道具,变得轻薄、时尚、科技范儿十足。


在“苹果将发布AR眼镜”与“元宇宙”等概念的利好之下,去年的AR/VR市场可谓风起云涌,除了许多创业公司开始重新发声外,巨头们也纷纷下海,前有字节跳动高价收购Pico、高通推出新一代XR芯片;后有小米发布AR眼镜、亮风台完成2.7亿元C+轮融资等。


根据IDC数据,2020年,全球VR/AR产业支出约为120.7亿美元,预计这一数字在2024年将增长至728亿美元,CAGR高达54%。


在CES上,除了各类新奇的AR眼镜外,还有高通这类产业链巨头高调宣布,将为AR眼镜打造专用芯片。


技术的成熟、应用的成熟、产业链的成熟、市场的成熟,随着AR产业的全面兴起,各大科技厂商争相布局,其中既有Meta(Facebook)、微软这类老牌巨头,也有更多像雷鸟创新一样的新兴企业交出了亮眼的产品。


雷鸟创新是一家年轻的公司,但团队在AR、光学、显示上有着极强的技术积累——作为脱胎于TCL的公司,雷鸟创新虽然在去年才成立,但雷鸟的团队从多年前便已经一头扎入了XR相关领域做研究,2017年,雷鸟团队取得了VR全球销量第五的成绩,2018年团队开始布局AR核心技术,对于XR相关领域,雷鸟看似“新手”,实则是“老手”,而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在短短数年内就取得了MicroLED与光波导的行业技术突破。


这家公司既年轻又成熟,既创新又沉淀。年轻,意味着团队有冲劲、有创业精神、敢啃硬骨头;成熟,则意味着有技术、有行业积淀、不轻率冒进。


诚然,目前的AR眼镜离替代手机、全面爆发还有一段距离。但正如比尔·盖茨那句流传甚广的语录所言——“人们总是高估未来一两年的变化,却又低估未来十年的变革。”